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中心 > 会员资讯

【金融教育宣传周】保障安全,守好钱袋子

发布时间:2025-09-23    点击数:{{pvCount}}    字体:

  近日,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升级,出现了结合“AI语音合成”、“屏幕共享”和“木马病毒”的复合型诈骗,令人防不胜防。客户张先生的遭遇就是一个非常典型且令人痛心的案例。为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,幸福人寿沧州中支特此发布本风险提示。

  案例回顾:瞬间“消失”的20万

  张先生收到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,称其“快递丢失,可扫码申请理赔”。他未加核实,便扫描了二维码,下载了一个名为“快递理赔服务”的非法APP。

  这个APP实则是经过伪装的木马程序。一经安装,它就自动获取了张先生手机的各项权限,包括通讯录、通话记录、麦克风等,并隐藏了自身图标,让张先生难以察觉。

  木马程序启动后,首先锁定了张先生的手机SIM卡,使其无法拨出和接听电话(防止亲友核实)。随后,手机被控制,非法获取了张先生的通讯录,及微信等权限。与此同时,诈骗分子通过AI语音合成技术,模仿张先生的声音,直接拨打了亲友电话表示自己遭遇车祸急需用钱。 在诈骗分子的引导下,多位亲友通过微信、支付宝等方式,向指定的收款码转账,短短2小时内,累计金额高达20余万元。

  张先生亲属收到电话后发现情况不对,第一时间去张先生家核实。此时张先生才发现手机已无法开机,于是立即报警。但为时已晚,资金已通过多个账户迅速转移,并在边境地区被取现,追赃挽损难度极大。

  风险提示与防范建议

  张先生的遭遇绝非个例。诈骗分子利用技术手段,精准地利用了人们的善心和亲情。请您务必提高警惕,牢记以下四点:

  1. APP下载“守门”原则

  唯一官方渠道: 坚决通过手机自带的官方应用商店(如Apple App Store, 华为应用市场等)下载APP。切勿点击短信、微信中的陌生链接,切勿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下载应用。 安装新APP时,仔细查看其申请的权限。如果一个“计算器”APP要求读取通讯录和短信,这极不正常,应立即拒绝并卸载。

  2. 转账汇款“核验”原则

  多方核实身份: 但凡接到任何自称亲友、领导、公检法人员,通过电话、短信、社交软件要求转账汇款的,必须通过原有联系方式或当面进行核实。例如,挂断电话后,回拨本人旧号码确认;或共同商议一个只有你们知道的“安全暗语”用于紧急情况验证。警惕“AI换脸/换声”: 知晓现有技术可以高度模仿面容和声音。声音像、视频真,不代表就是本人! 转账前,务必用其他途径进行二次确认。

  3. 个人信息“保险箱”原则

  保护核心信息: 像保护您的银行密码一样,保护您的人脸、指纹、声纹、身份证照片、银行卡信息。不要轻易在不明网站、APP上提交这些生物信息和敏感数据。

  谨慎“屏幕共享”: 诈骗分子常以“指导操作”为由要求开启“屏幕共享”功能。一旦开启,你的所有输入(密码、验证码)都将被窃取。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。

  4. 事后“应急”原则

  立即报警: 一旦发现被骗,立即拨打110报警,并准确提供骗子的账号、账户姓名、转账凭证等信息,警方可第一时间进行止付冻结,争取最大可能减少损失。

  联系运营商: 如发现手机突然无服务、无法拨打电话,立即联系运营商核查情况,警惕可能是手机卡被恶意挂失或复制。

  最后,幸福人寿提醒您: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,既能造福生活,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。未知链接不点击,陌生APP不下载,个人信息不透露,转账汇款多核实。守住您的钱袋子,从提高每一分警惕开始。

上一篇:人保财险沧州东光支公司:普及网络知识 营造安全环境
下一篇:长城人寿沧州中支开展多形式金融知识普及活动,守护市民金融安全